3月4日,公司承建的广澳高速广珠段改扩建TJ6标项目水上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洪奇沥水道桥59号墩承台双壁钢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标志着项目首个双壁钢围堰成功下放到位。
团队历时多天奋战,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功破解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水埋置式承台围堰施工难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动脉建设再添动力。
洪奇沥水道桥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其59号主墩双壁钢围堰自1月1日开始正式吸泥下沉,累计下沉高度约10米,承台平面尺寸23米*11米、厚5米,施工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新型自浮可周转拼装式双壁钢围堰,并研发模块化和单元化双壁钢围堰拼装式设计技术,将钢围堰全焊接连接点优化为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和高强螺栓加止水胶条连接的单元拼装式新型钢围堰施工技术,实现钢围堰快速安装和周转,减少了深水潜水切割作业安全风险,为后续承台施工筑起坚实防护。
面对河床下近10米深的粉质粘土层,传统吸泥工艺遭遇严峻挑战。项目团队组建技术攻坚小组,创新采用“振动锤+高压水管”复合清障法,首先将底部带分割板的钢管插入土体,然后使用振动锤辅助破土,高压水管连续对土体进行冲射,最后使用铰吸式吸泥机进行吸泥,有效破解粘土吸附难题。
施工区域位于繁忙水道,项目部全过程践行智慧建造和绿色建造理念。一方面运用BIM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严格实施环保方案,通过泥水分离保障零污染排放。施工期间正值春节,项目团队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和监控巡查,保障围堰下放全程可控。
此次钢套箱顺利下沉,不仅为后续工序奠定坚实基础,更积累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水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的宝贵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创新样板。
广澳高速广珠段改扩建TJ6标合同段全长6.35公里,桥梁共4座,涵洞通道15座,改造现状互通式立交1处,主体结构包括桥梁、涵洞、路基、路面新建及原桥处置改造,全线改扩建方式总体采用“两侧整体加宽+左侧分离式加宽”的原址改扩建形式。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横沥、万顷沙、中山之间的联通,优化升级南沙、中山区域交通,提升珠江口跨江通道衔接转换通行能力,有效缓解深中通道通车后交通压力。(王浩杰)